![]()  | 
			
				 | 
			
				![]()  | 
			
				 | 
		
| 北京嘉众科技有限公司 | 公司服务热线: | ||
| 追求完美 追求卓越 | 010-62982122 | 
					联系我们
				
						010-62982122
					电子封装胶分段固化工艺的核心要点
在精密电子制造中,芯片封装环氧胶的分段固化工艺需平衡效率与可靠性。针对摄像头模组、传感器等热敏元件,低温预固化结合高温后处理的方案可有效提升良率。
一、分段固化的作用原理
低温预固化阶段
触发胶体初步交联反应,形成基础粘接结构
避免高温对精密元件的热冲击损伤
保持元器件位置稳定性,防止偏移
高温后固化阶段
促进胶体完全交联,形成致密三维网络
释放低温固化产生的内部应力
增强胶层耐温性与长期稳定性
二、高温二次处理的影响评估
物理性能变化
胶层硬度可能呈现先升后降趋势
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发生适应性调整
热膨胀系数与基材匹配度影响界面稳定性
粘接特性变化
金属基材结合力可能增强(界面化学键重组)
塑料基材存在热变形导致的弱结合风险
玻璃/陶瓷基材需控制升温速率防开裂
可靠性表现
耐高低温循环能力显著提升
湿热环境下抗老化性能分化(配方依赖性)
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应力松弛现象
三、工艺实施关键控制点
温度控制规范
预固化温度通常比元件耐温限低10-15℃
后处理温度不超过胶水热分解临界点
阶梯式升温避免热冲击(推荐3-5℃/min)
时间设定原则
预固化以初步定型为目的(通常30-90分钟)
后固化时间需达到Tg温度以上持续反应
总时长控制需平衡生产节拍与性能需求
环境管控要点
湿度控制在40-60%RH防止吸湿失效
烘箱内气流均匀性影响固化一致性
真空环境可抑制气泡产生
四、典型问题解决方案
胶层表面异常
气泡问题:采用阶梯升压真空除泡技术
变色现象:优化温度曲线,避免局部过热
粘接失效预防
基材预处理:等离子清洗提升表面活性
过渡层设计:匹配不同CTE材料的热变形
性能波动控制
建立固化度实时监测系统
每批次进行DSC热分析校准
五、行业应用指导
微型摄像头模组:建议采用55℃/1h+85℃/2h分段方案
高密度存储芯片:优先选择低应力固化体系
柔性电路封装:需匹配弹性体改性胶水品种